流动站介绍
厦门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简介——环境科学与工程
发布时间:2013-12-20 访问次数:1111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工作站成立于2003年,依托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环科中心)运行。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于1992年在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建于1982年)的基础上扩建, 1995年建立厦门大学海洋生态环境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该实验室于1999年更名为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0年5月与福建海洋研究所共建 “教育部、福建省海洋环境科学联合重点实验室”,2005年获准建设“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为主要依托的还有厦门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厦门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国际培训中心和厦门大学海洋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1994年设环境科学硕士点;1995年设环境科学博士点;2000年设环境工程硕士点;2003年获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003年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建立厦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现有教授18人(其中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22人,工程实验系列高级职称人员4人等。
    本站博士后设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洋微型生物生态学及分子生态学、环境分子生物学与毒理学、环境化学环境分析化学及环境监测、环境生态学及生态工程学等研究方向:
    1.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方向。重点研究近海系统碳及其他生源要素、微量元素、有机物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环境效应,指导老师为洪华生教授和戴民汉教授。
    2.海洋微型生物生态学及分子生态学研究方向。聚焦海洋微型生物生态过程与海洋资源环境问题密切相关问题,指导老师为焦念志教授和黄邦钦教授。
    3.环境分子生物学与毒理学研究方向。主要开展海洋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及机理研究,以及开展海洋生物可利用性生物活性物质的基因工程研究等,指导老师有王克坚教授。
    4.环境化学环境分析化学及环境监测研究方向。涵盖环境化学、环境分析化学与环境监测,力求在分子或原子的微观水平上研究宏观的环境变化 ,指导老师为袁东星教授 和张勇教授。
    5.环境生态学及生态工程学研究方向。以红树林湿地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演化规律,在分子、细胞、群落、生态系统等各个水平上研究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研究滨海湿地生态恢复理论和技术。指导老师为 卢昌义教授。
    6.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方向。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交叉,注重海洋政策、海岸带综合管理体系的研究。指导老师为洪华生教授。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已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1999年受教育部和国家基金委委托,成功地举办了我国第一届环境科学研究生暑期学校;2001年与香港城市大学等学校在香港合办了2001年环境科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并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成立了环境科学教育联盟。2001年在GEF/UNDP/IMO项目机构PEMSEA的支持下与国家海洋局、厦门市政府合作成立了厦门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国际培训中心。 2003年,获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国内第一个中外合作(和美国旧金山大学)培养“环境管理”专业方向的硕士生项目。
    目前,中心已形成一支以留学回国博士、长江学者为学术带头人, 以优秀青年博士为骨干的教学和科研团队, 该团队活跃于国内外学术舞台,创新实力强。2005年1月,该团队获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
    近10多年来,环科中心已为国家培养了160多名环境科学专门人才,分别在有关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科研、管理、教学和工程建设等部门和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环科中心每年约招收本科生30人,硕士研究生80人,博士研究生25人,博士后8人。厦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工作站正步入迅速发展的新阶段。
    本流动站负责人:王大志 电话: 2189820;email:dzwang@xmu.edu.cn    博士后工作联系人:张玮玮   电话: 2189825 email:zhangweiwei@xmu.edu.cn  
    通讯地址: 厦门大学翔安区翔安南路厦门大学环境科学学院 邮编:36110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