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第四届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评选中,我校经济学院曾五一教授荣获“杰出人民教师”的称号。作为厦门大学统计学科的第二代学术带头人,曾五一老师用他的多彩人生演绎了“杰出人民教师”的形象。
自强不息的求学之路
曾老师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与所有的“老三届”一样,经历了不少磨难与坎坷。刚满16岁就下乡当了知青,后来又进厂当了工人。 但无论在何处,他心中的理想之火从来没有熄灭,不仅积极参加生产劳动,而且在业余时间认真看书学习,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1973年,他作为该厂第一位被推荐的“工农兵学员”幸运地跨进了厦门大学的校门。曾老师上大学期间,学校对学生并没有学习外语的硬性要求,但他仍然选修了日语。1981年国家统计局有2个公派到日本学习的名额,一时找不到既懂统计又懂日语的人才。厦门大学推荐曾老师到广州外语学院参加日本政府奖学金的考试,他名列第一,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公派的第一批留学生。
在日留学期间,曾老师勤奋学习、认真钻研,得到了日本导师的青睐。1984年,他的日本导师帮他办理好了延长日本政府奖学金的有关手续,希望他能留在日本继续攻读学位。当时日本政府奖学金是同期中国大学毕业生月工资的30多倍。但曾老师认为,自己是国家公派的留学生,是否攻读学位应听从国家的安排。于是,他婉言谢绝了日本导师的挽留,1984年4月又回到了厦门大学任教。对于没有继续攻读学位这件往事,曾老师从来没有后悔。他曾与我们谈及此事:“虽然从个人名利看,选择按时回国可能会有一些损失。但是,能够亲身参加使我们国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改革和建设是自己的荣幸,更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适应新形势对高校教师的要求,1988年曾老师又以同等学历参加了厦门大学统计学博士生的入学考试,成为我国著名统计学家黄良文教授的 “开山弟子”。
在回顾自己这一段“未上过高中就上了大学、未念过硕士就念了博士”的求学历程时,曾老师十分感慨地对我们说:“一个人的成才离不开机遇,但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甘当人梯的红烛精神
曾老师非常热爱教师职业。从教四十年来,他先后担任过多门课程的教学,深受同学的欢迎。特别是在连续16年担任厦门大学统计系主任和经济学院副院长等行政职务期间,他仍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承担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生不同层次的教学工作。前几年,厦门大学新生住在漳州新校区,曾老师每年都坚持到新校区为一年级同学开设《统计学入门》基础课程。每次授课,需要转两次汽车、一次轮渡,有时还要提前在新校区住宿一晚。尽管舟车劳顿,但曾老师却乐此不疲。
曾老师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认为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和自学能力,比传授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在教学中,他反对死记硬背,从教40年来,在他主讲的课程的考试中从未采用过闭卷考试的方式。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他十分注意通过吸收学生参加其所主持的课题研究,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展研究的能力。曾老师是我国同一辈统计学者中,教龄最长、指导博士生最多的教授之一。目前他直接指导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已超过了100名。他的弟子已有多人晋升教授、副教授或在高校、金融企业和国家机关担任了一定的领导职务,成为所在单位的学术骨干或业务精英。“在教书育人中收获快乐”,这是曾老师从教生涯的最大感受。
勇攀高峰的治学态度
从教40年来,曾老师坚持在经济统计领域长期耕耘、厚积薄发、勇攀高峰,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成为全国最具学术影响的经济统计学者之一。
40年来,他承担了近30项科研课题,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5项。正式出版著作33部(含专著、合著与教材),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据中国期刊网的统计,截至2015年5月,他在国内最权威的统计学术刊物《统计研究》上发表论文33篇,位居全国第2。
曾老师科研的主要方向是国民经济统计、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联系实际开展研究,直接为改进与完善我国的政府统计工作提供参考。他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奬48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有:1.《总供需平衡统计研究》,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总供需平衡统计的理论与方法,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国民经济核算通论》,构建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同时比较科学完整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获首届全国社科基金优秀成果二等奖;3.《官方统计数据质量管理问题研究》,对我国政府统计数据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4. 《统计调查体系改革与调查方法研究》,对我国的统计调查体系和调查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获全国统计优秀科研成果专著一等奖;
近年来,曾老师积极参与教育部组织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的成绩。2006年他负责建设的《统计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4年该课程再次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07年他担任主任的厦门大学经济管理教学实验中心入选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2007年他担任主编的《统计学导论》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2008年他带领的厦门大学统计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曾老师不仅关心本校统计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对全国统计学专业特别是经管类统计学专业的发展也倾注了大量心血。2004年受教育部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托,他主持制定了全国授经济学位的统计学专业的教学规范。在此基础上,他还作为编委会主任,牵头组织全国同行,进行经济管理类统计学系列教材的建设,该套教材已出版10种,其中4种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9年,由曾老师牵头完成的《经济管理类统计学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是全国统计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级别的教学成果奖。曾老师作为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到人民大会堂领奖,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鉴于曾老师在教学质量工程中做出的成绩和在统计学界的影响,2013年教育部聘请他担任在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后首次单独组建的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委员。
由于教学科研业绩显著,曾老师还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统计专业优秀教师、福建省优秀教师、两届厦门市拔尖人才、两次厦门大学最高奖南强奖等奖励与表彰。入选第三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
在厦门大学老一辈学术带头人的大力支持和曾老师的带领下,经过厦门大学统计学科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他担任统计系行政负责人和厦大统计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期间,厦门大学统计学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长期保持了在全国同行中的领先地位。多次通过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评审。并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2007年),国家级教学团队(2008年),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10年),统计学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等。在2012年教育部官方组织的第一次统计学一级学科评估中,厦门大学名列第三,其中人才培养名列第一。 “师道既尊 学风自善”,正是在钱伯海、黄良文、曾五一等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厦大统计人的孜孜追求和努力下,厦大统计学科才能有今天的薪火相传,枝繁叶茂。
(学生记者 刘青霞)